编者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值世界图书日之际,中国文化译研网择6部入选“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的优秀书目,与你分享外国人的中国故事。还不快来看一看,这些好书你都读过了吗?
《我眼中的中韩关系》
金胜一 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中韩关系的历史已有几千年之久,并延续至今。今后的韩中关系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早已不只关乎韩中两国关系的发展去向,同样对世界范围内各个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平安定有着不容小视的影响。本书就是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韩中关系进行全面、彻底的剖析,试着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本书作者以一个资深文化学者和一个韩国人的角度,以文化和历史为大的考察框架,梳理了中国和韩国之间的文化起源、文化交流、交往历史和相互关系,分析了两国在发展上的共同点和差异所在,在此基础上对中韩两国的未来关系进行了展望。
作者:金胜一,韩国人,日本国立九州大学文学研究学院文学博士,现任东国大学史学系客座教授兼东亚比较研究所研究员,东亚未来研究院院长。金胜一教授一直从事中国历史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出版多部30多部学术专著,在中韩期刊、报纸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翻译出版70余部外文图书。
金胜一教授对中韩文化交流的贡献得到了中国政府的认可与肯定。2012年8月2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 “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15年8月,金教授又受聘为“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国际出版顾问委员会的外国专家。
《中印情缘》
狄伯杰 中译出版社
内容简介:《中印情缘》由印度汉学家狄伯杰所著,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从童年至今的成长与工作经历,以个体生命体验与个人职业生涯的视角回顾了中国与印度两国的文化交流史,体现了中印两国的传统友谊以及中印两国文化的深厚渊源。作者系汉学家的身份也为本书提供了严谨的学术内涵,以及汉学在印度的发展状况。《中印情缘》是了解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的关联、中国佛学与印度佛学的关联、汉学在印度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互睦的珍贵作品。
作者:狄伯杰(B. R. Deepak),印度翻译家,从事中印关系和中国文学研究,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副教授。著有《印度与中国,1904-2004:一个世纪的和平与冲突》《20世纪上半叶的印中关系》《中印关系:展望未来》《从文明视角看中印关系》等。
《智慧乌镇:中国古镇的“世界闻名”之路》
尼古拉斯·柯瑞思 浙江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作为中国知名的江南水乡和古镇,乌镇早已被中国游客所熟知。但是人们对于它的“智慧性”似乎并没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全镇不仅有多达2600个WiFi热点覆盖每个角落,近些年来它也一直走在互联网技术和发展的前列——中国第一家“网络医院”就诞生于此。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更是将乌镇选做其永久会址。与其他关于乌镇的图书不同,本书不仅对乌镇的历史、文化、建筑、人情风俗进行详细介绍,而且考察乌镇近30年的变迁,试图向读者解释乌镇为何会从一个“落后”的小镇变成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以及它为何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并且不断引领着更新、更尖端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本书同时尝试将浙江以及整个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俗变迁融入对乌镇的描述中,不仅向读者呈现一个将传统与现代化巧妙融合的乌镇,更是要展现这样一个浙江和中国。最终,作者试图让读者在阅读本书的同时体会到,乌镇的发展其实是浙江、乃至整个中国发展到今天的一个缩影。
作者:尼古拉斯·柯瑞思(Nicholas Chrimes),英国人,曾就职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菲茨威廉博物馆等,是一位博学的历史学家,英国Chinese Weekly杂志的专栏作家, 对英国的文化,特别是教育与宗教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视角。他的新书《剑桥大学与小镇800年》已有中译本,由中国三联书店出版发行,受众多中国媒体关注。他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中国名校演讲,并在中央电视台第九频道的《对话》节目中接受访谈。
《看中国:伟大巨变》
Hugh Peyman 世界科技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从东方到西方,当各国面临经济放缓和全球格局动荡之际,“变革"成为广大人民的心声。“究竟该怎样改变?”西方国家尚无救世良方,而中国却在不断的变革中掌握未来。作者在《看中国:伟大的巨变》一书中指出应该从中国的变革文化和古老的哲学中寻找答案。中国文化中的“维新”的思想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文化强调进行长期规划,使中国人总能从了解变革的本质入手,寻找应对变化的方法,持续地发展。“是时候向中国取经了”,但同时强调中国的“维新”和“长期规划” 为西方世界提供了参照,但是各国需要按照各国的国情制定相应的改革策略。
作者长期生活在中国,与中国结下了40多年的不解之缘,在媒体界和金融界有多年的成功经验,通过与政治领袖、商界精英、学术泰斗和普通百姓的交流中,对中国的文化、经济和社会有着深入的了解。他认为长久以来西方世界对中国存在严重的误读,“中国终将统治世界”和“中国崩溃论”的论调都过于简单化。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从中国的哲学、历史、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角度对中国的过去和未来进行全新的阐释,从全新的视角呈现给西方读者一个截然不同的中国。
作者:Hugh Peyman,1973年毕业于牛津大学主修政治、哲学和经济学。曾就职于路透社香港分社,《远东经济评论》、美林银行新加坡分行。他与亚洲和中国结下了近40年的不解之缘,特别是15年前定居上海后,工作重心都转入到中国经济研究,以切身真实经历向欧美公司和西方人士介绍一个巨变中的中国。
《肯塔基映山红——如何从美国挖个地洞到中国?》
史密斯·凯文 浙江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为青少年小说,主题源于作者的家乡(美国肯塔基州)广为人知的儿时传说:“如果我挖个够深的洞,洞的那一头会不会就是中国?”
沙利文是一个12岁的小男孩,来自南肯塔基州。他喜欢做“白日梦”:为了完成家族遗志,沙利文开始在附近的一座废弃的煤窑打洞——他要穿越地球。
11岁的李梅出生在中国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因为妈妈的去世而患上了抑郁症。一个不断重复的梦似乎给她带来了希望——逃离残酷现实的希望。在某一次不经意的情况下,李梅“掉进”了地球,进入了沙利文的世界。
两个成长中的、来自迥异文化和国度的少年,各自面临不同的挑战和烦难,就这样不期而遇。仅仅24小时内,他们各自的经历就开始交织在一起——他们最终将要学会适应彼此的文化、学会独立、勇敢的面对挑战,以及友谊有多么的重要。
作者:作为曾经的社会工作者,并拥有心理学的教育背景,史密斯·凯文(Kevin Smith)已经热忱地观察人类的行为很久了。十多年来,他曾在中国(广西北海、云南昆明、上海)居住、学习和工作。既当过老师,也当过留学生,从桌子前与后,他认识和见证了中国的独特教育系统。作为商人与热心的旅行者,凯文穿梭往来中国各个城市,从东岸的闪烁着满是摩天大楼的大城市,到中部地区好像被时间所遗忘的设施简陋的城镇和村庄。作为一位发表过文章的美食评论家,他有机会熟悉中国八大菜系。通过他的多姿多彩的经历,让凯文进一步理解这国家既有深度又复杂的习惯和风俗。目前史密斯·凯文和他的中国妻子在上海生活居住。
《你是一条龙》
彼得·斯拉格尔 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你是一条龙》是作者在2016年底访问中国期间创作的七首组诗集。诗歌的韵律感极强,有强烈的现场带入感,显示了作者在文字驾驭方面的深厚功底。在诗歌内容方面,作者移步换景,描述了他在北京、西宁和河南等地的所闻、所见、所感,抒发了对中国异域文化的喜爱。
作者:彼得·斯拉格尔(Peter Sragher),罗马尼亚人,罗马尼亚作家协会布加勒斯特分会主席、罗马尼亚作家翻译处处长,罗马尼亚著名诗人。精通英语和法语,可以用英语和法语创造诗歌。迄今为止已经发表英文、罗尼亚文和中文诗歌数百首。积极致力于中国作品在罗马尼亚的传播推广,对罗马尼亚译文进行润色修改;组织图书沙龙和研讨会等召集罗马尼亚作家参与中国图书的讨论会。
2024-12-24
2024-12-23
2024-12-20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