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7日上午,应中国文化译研网(Chinese Culture Translation and Studies Support Network)邀请,瑞典知名女性作家及传记文学作家莫妮卡·劳利曾(Monica Lauritzen)在北京语言大学为师生做了题为“女性传记文学的艺术”的讲座。前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瑞典著名诗人谢尔•埃斯普马克(Kjell Espmark)教授,瑞典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马福利(Mathias Lafolie)先生出席讲座,多所院校的师生近百人聆听了讲座。
莫妮卡·劳利曾,瑞典知名女作家及传记文学作家,曾任瑞典哥德堡大学英语文学教授,瑞典国家电台文化节目制作人。著有《电视中的简·奥斯丁》《一个女人的声音》和《真理的道路》,引起很大轰动。其中《真理的道路》获得瑞典最著名的文学奖——奥古斯特奖年度最佳非虚构类作品提名。
莫妮卡·劳利曾教授的讲座先从传记文学的历史出发,总结归纳了传记文学的总体特点。之后,她结合自己两本传记文学作品的创作实践,讲述了她为两位19世纪的瑞典女作家书写传记的经历。《一个女人的声音》和《真理的道路》这两本传记分别讲述了瑞典19世纪女作家艾米莉·弗利格尔·卡尔连和安·夏洛特·莱芙勒的人生与创作经历。19世纪瑞典中产阶级妇女受社会与男权束缚,但两位女作家却以自己的文学创作大胆地冲破了阶级与性别对她们的限制,发出了女性的声音。莫妮卡·劳利曾教授关注的是艾米莉和安的个人经验和创伤经历在自己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北京语言大学讲座现场
学生提问
此外,她还介绍了自己广泛阅读作家日记、私人信件、当年的报刊杂志,从多种渠道了解当时历史状况的经历,展现给听众一位传记作家是如何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忠于写作对象与表达个人见解之间取得平衡的。在劳利曾教授看来,传记书写是追回失落的世界、赋予其新生命的过程。
瑞典大使馆文化参赞马福利(左), 前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瑞典著名诗人谢尔·埃斯普马克(中), 瑞典著名作家莫妮卡·劳利曾(右)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踊跃提问,谢尔•埃斯普马克夫妇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在场的多位专家学者、学生的问题给予了精彩回答。文化参赞马福利先生也就中瑞两国近年来的文化交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虽然我们两国距离很远,但在精神上是非常接近的。两国一定要多多开展文化交流,瑞典政府特别鼓励瑞中两国作家互访,希望以这样的形式促进、加深互相了解”。整场讲座气氛热烈,听众分享了一场思想的盛宴。
与会的专家学者合影
讲座由中国文化译研网、北京语言大学应用外语学院主办,挪威研究中心承办,北京语言大学应用外语学院院长、挪威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陆薇教授主持。
2024-12-25
2024-12-24
2024-12-23
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