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山共和国科托尔市长弗拉基米尔·约基奇(Vladimir Jokic)致信世界汉学中心,明确支持该市的汉学促进会成为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的组成部分,进一步融入国际汉学协作网络,并希望科托尔汉学促进会及其会长耶莱娜·斯捷普切维奇(科托尔市政府国际合作办公室主任)与世界汉学中心开展进一步合作。信中提到,该协会长期致力于推广汉学、中国文化及语言,通过“小学生汉学学校”“科托尔中国日”等活动促进黑中人文交流,并助力科托尔与西安等中国友好城市在教育、文化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的务实合作。斯捷普切维奇女士作为核心推动者,主导了科托尔-西安友好城市缔结,协调多项汉语及文化培训项目,并代表科托尔参与国际会议,深化双边关系。市长高度认可协会的实践成果与国际影响力,认为其与世界汉学中心的合作将互惠互利,共同推动全球汉学发展。
弗拉基米尔·约基奇(Vladimir Jokic)市长此次致信世界汉学中心,不仅是对地方汉学机构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高度认可,更凸显了世界汉学中心在全球汉学领域的权威地位与学术引领作用。作为国际汉学研究的枢纽平台,世界汉学中心长期致力于整合全球汉学资源,推动跨文明对话与学术合作,截至目前,世界汉学中心已经建成50个国别/地区理事会和海外汉学分中心,成员网络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汇聚500余位汉学家、80多所高校及文化机构。此次科托尔市主动寻求合作,印证了中心在促进中外文明互鉴、凝聚国际汉学共识方面的核心价值。未来,世界汉学中心将继续发挥学术纽带功能,深化与各国汉学界的联动,通过学术交流、联合研究与文化项目,助力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为构建多元包容的汉学生态与人类文明共同体注入持久动力。
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是由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北京语言大学(BLCU)于2022年7月发起并主导的全球性汉学学术组织,并于同年八月正式设立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执行机构——世界汉学中心。
世界汉学家理事会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汉学协作平台,世界汉学家理事会以“文明互鉴的学术枢纽”为定位,致力于为全球汉学与中国学研究者、教育者与实践者搭建一个平等开放、跨界融合、知行合一的多维协作平台,推动汉学与中国学从传统文献研究向当代文明对话转型。
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及其执行机构世界汉学中心通过绘制汉学文明互鉴“全景图”,在全球文化治理的生态中,联合各国政府机构、国际组织、高校智库、出版集团、数字平台、非营利机构与民间文化团体七类主体构成了一张“知识生产与价值传播共生”的动态网络,以世界汉学中心为学术策源地,构建起“研究-传播-治理”三位一体的全球网络,形成学术研究、教育实践、技术应用与政策咨询的联动机制。
科托尔(黑山语:Котор,克罗地亚语:Kotor,拉丁语:Acruvium,希腊语:Ασκρηβιον,Askrèvion,意大利语:Càttaro)黑山南部海港。临亚得里亚海科托尔湾南端,同时也是黑山科托尔区的行政中心。科托尔是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存中世纪古城原貌最完整的城市之一,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2025-04-16
2025-04-15
2025-04-14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