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勒斯特时间2021年12月13日下午,“探索中国”系列图书发布会在布加勒斯特举行。为推动中罗两国深入文化交流增进理解,《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历史与现实:100个词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脱贫在行动》三本图书被译成罗马尼亚语以飨读者。柯林特出版社负责人卢卡·索夫罗涅当天在发行仪式上介绍说,他们将继续翻译出版更多关于中国社会、文化、历史、哲学等各领域的书籍。次日,新华社也第一时间对该活动进行了简短有力的新闻报道:“······上述三本图书是柯林特出版社中国外文出版社合作项目的一部分,被列入柯林特‘探索中国’系列。”
“探索中国”系列译著的推介活动邀请了布大孔院罗方院长、罗马尼亚著名汉学家、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资深会员白罗米(Luminita Balan)教授作为特邀嘉宾。白罗米教授从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潘维廉(William N.Brown)的故事谈起,深有感触地为现场观众讲述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并分享自己与中国结缘的经历。
作为布加勒斯特大学培养出的第三代罗马尼亚汉学家,白罗米教授的个人感悟体现出中罗文化交往的缩影。通过对中国—罗马尼亚的对外交流历程进行回顾,有助于理解汉学如何在罗马尼亚落地生根、接纳传承,并成为两种不同的文明连通桥梁。
结缘中国:从布加勒斯特到北京的罗马尼亚留学生
罗马尼亚是东南欧面积最大的国家。该国的官方语言是罗马尼亚语,语言结构与毗邻的东欧国家使用的斯拉夫语族语言不同。罗马尼亚语可被视作是一种拉丁语言,与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和意大利语较为接近,属于罗曼语族的东罗曼语支。与中文相比,两者在语法结构及语音系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罗马尼亚语在人称、时态、语气及语态方面存有复杂变位。
在罗马尼亚,汉学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考虑到语言是了解他国历史文化的钥匙,罗马尼亚也逐渐在汉学领域有所突破,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培养本土汉学家。
1949年10月5日,罗马尼亚成为继苏联和保加利亚之后世界上第三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建交的国家,对中国的认识水平随着国家间交往而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中罗双方提出互派留学生的提议,以满足外交工作之需。就此,新中国建立后中罗互派的第一批留学生开始了异国之旅。
1950年9月4日,教育部下发通知决定由清华大学牵头设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帮助留学生掌握汉语发音及声调,并系统学习汉语词汇及语法。根据外交部《致罗马尼亚驻华大使馆备忘录》的记载,罗马尼亚留学生除学习汉语外,还研修中国历史课程,主要以近百年来中国革命运动史为主。
依照文化交流友好协议,中国和罗马尼亚还于1956年分别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布加勒斯特大学开办罗马尼亚语、汉语教学项目,使罗马尼亚的汉学研究得以起步并迅速发展。这不仅为罗马尼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也为两国人民增进政治、历史及社会文化了解提供契机。
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均致力于中罗关系友好发展,为中罗人文交流作出突出贡献。参与清华大学东欧留学生中国语文进修班的三名罗马尼亚留学生,分别为第十一任罗马尼亚驻华大使罗明及其夫人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萨安娜,以及布加勒斯特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首任教师江冬妮。
认识中国:罗马尼亚汉学家们的坚守与求索
罗马尼亚的留学生的来华极大地促进了国家间文化交流,使罗马尼亚由此培养出第一代汉学家。在中罗建交初期,罗马尼亚第一代汉学家的产生无疑对于两国交往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其中,罗明(Romulus Ioan Budura)先生即是罗马尼亚第一代汉学家中的佼佼者。他自1950年赴华留学时起,先后在清华大学中国语文专修班和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就读,1956年毕业后进入罗马尼亚外交部工作并担任高级中文翻译,1990年成为第十一任罗马尼亚驻华大使。罗明在近半个多世纪的外交生涯中见证并推动了中罗关系友好发展,编撰了《罗马尼亚独立政策与罗中关系1954—1975年文献》和《1880—1974年间罗中关系文献汇编》并出版部分翻译著作。
他的妻子萨安娜则先后任职于罗马尼亚外交部、驻华大使馆和罗共中央历史与社会政治研究所,关注中国历史及中罗关系。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其参与研究并编写了《亚洲和非洲反法西斯和反帝抵抗运动(1931—1945)》(罗马尼亚语:Rezistența antifascistă și antiimperialistă în Asia și Africa, 1931–1945),该议题涉及中国抗日战争的内容与她的博士论文《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1931—1945)》密切相关,使其成为在中国历史研究方面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位罗马尼亚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萨安娜编写了周恩来总理的传记并将其收录至《独立·不结盟·和平——20 世纪历史进程的几个重大关头》(罗马尼亚语:Independență, nealiere, pace. Momente semnificative ale unei mișcări istorice a secolului XX),于1989年出版。萨安娜的代表作亦有《象征的国度——从孔子到毛泽东》《龙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一视同仁:中国的外交历史精神与根源》。作为第一代汉学家的代表,罗明和萨安娜不仅是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重大事件的见证者,也是冷战期间的中罗关系发展变化的亲历者。
罗马尼亚第二代汉学家以弗洛伦蒂娜·维珊(Florentina Vişan)教授为代表,她著有《汉语语法、句法与形态学》等专门领域研究书目。维珊教授不仅翻译中国古典诗集,也对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作品有所关注,曾于2013年获得汉语推广特别奖,在2014年还翻译了莫言的《蛙》。维珊在2000至2011年期间任布加勒斯特大学东方语言系主任、研究中心主任。维珊的学生包括塔蒂亚娜·西格尔(Tania Segal)、白罗米(Luminiţa Bălan)和迪努·卢卡(Dinu Luca)等翻译家。而且,白罗米和迪努·卢卡也尝试将中国作家莫言的小说进行罗马尼亚语翻译。
白罗米教授是罗马尼亚第三代汉学家的代表,于1987年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中文系毕业,1997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供职于布加勒斯特大学中文系。白罗米教授不仅是东欧地区著名的中国文学及思想经典翻译家,也是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现任理事、中国文化译研网资深会员,多次参与国际中文教育会议及中罗文化宣传活动。
探索中国:走进中文世界的罗马尼亚汉学家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和罗马尼亚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历代罗马尼亚汉学家或亲自到中国学习生活、或通过文学作品和文化活动了解中国。
例如,第一代汉学家罗明及其妻曾长期到访中国,能够以此为纽带观察中国国情。第二代汉学家维珊自大学时期即对中国古典诗词钟情不已,彼时她对如何将单音节、几乎无语法的古汉语转译成变格丰富的罗马尼亚语兴趣颇深,并试图分析两种语言之间的区别。第三代汉学家白罗米儿时起就与汉语结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罗马尼亚政府开展汉语试点教学,其所在的小学开设了中文课程。随后白罗米开始了长达数年的汉语学习,以一己之力使更多罗马尼亚民众了解中国文学。
在谈及文化贯通时,她认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时期的农民生活与中国的乡土环境非常类似,语言文字对中国乡村生活的描绘能够在情感上让罗马尼亚人产生共鸣,这也是中国文学作品能够走入罗马尼亚民间的重要原因。
经历、兴趣和使命是罗马尼亚汉学家研究中华文化、普及汉语教学的动力之源。从西方到东方,罗马尼亚汉学家承担着贯通中西思想的重任。从语言到文化,系统理解中华传统及其思想观念需要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即便如此,罗马尼亚汉学家仍在领域内取得瞩目成绩,尤其对中国的史书典籍进行不懈钻研,尝试理解孔子、老子和庄子等先贤思想,亦选取中国当代作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出版译作。不难理解,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多领域的学术求索意义重大,此举实际是中华文化在东南欧地区得以接纳的关键。
(作者李曾桃子系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研究生)
2025-01-02
2025-01-01
2024-12-31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