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早期文明的发展,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经典巨著,翻译和介绍《史记》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现实需要。2025年7月23日至27日,由北京语言大学主办,世界汉学中心协办,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承办,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文学专家委员会成员、美国著名汉学家倪豪士(WilliamH.Nienhauser)教授牵头组织《史记》翻译研讨会将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举办。
中拉文明对话会精彩预告!
阿根廷著名汉学家,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军事专委会成员,阿根廷国际关系理事会亚洲事务委员会主席、汉学家马豪恩1965年出生在阿根廷,尽管拉丁美洲地区并非二战的主战场,但战争的影响也波及了这方水土,改变了拉美的国际关系。
本文旨在探讨当代印度华裔汉学家谭中教授在中印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贡献。谭中教授以其深厚的中文功底和家学渊源,成为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代表。他的研究涵盖广泛,通过对其研究和著作进行分析,了解他在传播中国历史、文学及古代文化方面的贡献,可为两国人民提供宝贵的知识,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友谊。他的成就不仅在学术界获得广泛认可,也为中印两国的友好关系和互利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日前,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主任、一带一路(全球南方)研究院院长、汉学与中国学学院院长徐宝锋教授在希腊汉学中心接受IONIAN电视台、StartMediaCorfu等多家希腊官方媒体视频专访。专访内容将在希腊多个电视台播放。
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