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史上,有着许多有趣味也有意味的事。从大的方面说,有两个时期的情形特别引人注目。一是在中国唐代,一是在近代。在唐代,是日本贪婪地向中国学习,甚至是在与中国文化接触后,大和民族才首次与文字遭遇,从此才学会了书写。日语的“假名”(字母)不过是汉字的变体。
《易经》从一开始就被西方读者认为是一部帮助人们思考的“智慧之书”,而不是一部算命的书。我想这大概是《易经》在中西方的最大不同。
2019年2月21日至24日,驻塞拉利昂使馆在塞首都弗里敦举办中国电影节。驻塞拉利昂大使吴鹏同塞外长卡巴、外交部总司长米纳等政府代表、驻塞使团等出席于2月21日举办的开幕式。
我不仅想翻译中文作品给博茨瓦纳读者,更想通过阅读和研究找到博茨瓦纳和中国的文化共通点
推荐截止日期为2019年3月31日。
图志